本文目录
和的笔顺
和的笔顺是撇、横、竖、撇、点、竖、横折、横。
和字基本含义:
[hé]
1、平和;和缓:温和。柔和。和颜悦色,风和日丽。2、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弟兄不和。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媾和。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5、姓。6、连带。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8、表示联合;跟;与。9、加法运算中。10、指日本:和服。

[hè]
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
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和一首。
[huó]
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
[hú]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huò]
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和药。藕粉里和点儿糖。
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和。二和药。

和字造句:
1、 小明和我打架了,今天下午我给了他一个糖果,我们就和解了。
2、 作为同一个小区的居民,大家要和睦共处。
3、 春天来到,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走在无垠的原野上,心情十分惬意。
4、 和蔼可亲、和风细雨、风和日丽、和盘托出、和气生财和蔼可亲。
5、 我们能生活在如今的和谐社会,这都是革命前辈辛苦付出的结果,我们要好好珍惜。
6、 君子贵于自知,不必随众口附和也。
7、 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
和的笔顺怎么写
和的笔顺:撇、横、竖、撇、点、竖、横折、横汉字 和
读音 hé hè hú huohuó huò
部首 口
笔画数 8
笔画名称 撇、横、竖、撇、点、竖、横折、横
和的笔顺正确的写法
和字总共有八画。笔顺为:1、丿撇。2、一横。3、丨竖。4、丿撇。5、丶点。6、丨竖。7、𠃍横折。8、一横。

和的写字技巧有以下几点:“禾”上撇短平,横短竖正。“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和字的释义也是很广泛的。1.(关系)融洽、协调。组词:和谐;2.(态度)温和、温顺。组词:和蔼;3.(气候)温暖。组词:暖和。

4.使和解、和睦。组词:讲和;5.比赛不分胜负。组词:和局;6.数学术语,两数相加的结果称为和;7.伴随;连带。组词:和衣而睡;8.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或作比较的对象,相当于“跟”“向”“同”;9.连词。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并列或选择关系;10.日本民族名。组词:和服;
和字的笔顺正确的写法
和的笔顺:撇、横、竖、撇、捺、竖、横折、横。
和的读音:hé、hè、huó、huò、hú

和的释义:
平和;和缓:温和、柔和、和颜悦色。
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弟兄不和。
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
(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和棋、和局。
姓:姓和。

连带:和盘托出、和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
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
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和”与“龢”字音相同,意义相通。汉字简化之前,“和”与“龢”常常通用。二字互为异体字关系,也有人认为二者互为古今字关系。
“龢”在甲骨文(乙组图1)中就已经出现,左边是形旁“龠”,其字形像一排竹管合拼而成的乐器,是笙和箫之类的吹奏乐器。右边为“禾”字,此处表示读音。这些乐器一齐吹奏,声音悦耳动听,显得很调和、和谐,所以“龢”字的本义是指乐声调和、和谐。“龢”字在春秋以前频频使用,进入战国使用频率骤降,文献中渐以“和”代之。
“和”字的出现比“龢”更晚,甲组图1为战国金文,其左部为“口”,右部为“禾”。其结构或左口右禾,或左禾右口,秦汉以后结构逐渐统一,作左禾右口之“和”。《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左口右禾的“咊”规定为“和”的异体字。
以上就是关于和的笔顺,和的笔顺的全部内容,以及又的笔顺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查缺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