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志同道合一般指什么人
1.志同道合意思是志向相同,道路一致。
2.它指的是人和人之间,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
3.这个成语含褒义,在句中常作谓语、定语,例如在闻一多先生的《杜甫》中的“两人起先虽觉得志同道合,后来子美的热狂冷了。
志同道合一般指什么人
志同道合意思内容如下:
志同道合(拼音:zhì tóng dào hé)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志同道合(道:途径)指志向观点相同,道路一致。联合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诗才傲物,狂放不偶,一直与哥哥曹不不和。曹操死后,曹不废掉汉献帝,自己做了皇帝,就是魏文帝。曹植被封为东阿王,为此他经常暗自怨愤,觉得自己虽有满腹才学却无用武之地。
被封为东阿王后,曹植曾上疏谈论自己对举贤任能的看法,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以前商汤时的伊尹,本是个下贱的陪嫁佣人;
周文王时的吕尚(即姜子牙),原是个地位低下的屠夫、钓鱼人。他们后来都成为栋梁之臣,并为国家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这说明汤武、周文王等君主能任用志同道合、足智多谋的贤能人啊!”
曹植上疏的内容虽然很中肯,但因曹不对他有成见,并没有重视他的上疏,相反还设下“七步成诗”的阴谋,打算除掉他。

后来,曹不虽然经七步逼诗后,为兄弟之情所感动,放弃了除掉曹植的打算,但仍一直压制着曹植,曾多次变动他的封位。曹植始终为此郁郁宴欢。他多次想和曹不面谈,但却一直遭到拒绝,最后抑郁而终。
志同道合一般指什么人
志同道合(zhì tóng dào hé)的道的意思是途径,引申为意见、思想、信念或是目标 。志同道合,成语,作谓语、定语,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
出自《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译文:从前伊尹作媵臣,最低的,姜子牙处在屠钓,最简陋的,于是他被推荐给汤武、文王,真是志同道和,难道还用得着亲近的推荐,由于左右的介绍呢。
扩展资料
1、近义词
情投意合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qíng tóu yì hé,意思是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出自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
2、反义词
分道扬镳的一个成语,读音是fēn dào yáng biāo,也作“分路扬镳”讲,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或者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出自《魏书·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译文:洛阳是寡人的京城,应该分路扬镳。从今以后,你们可以分开走,各走各的不就得了吗。
志同道合一般指什么人
意思: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读音:志同道合 [zhì tóng dào hé]。
引证:两人起先虽觉得~,后来子美的热狂冷了。《杜甫》。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
一、莫逆之交 [mò nì zhī jiāo]
释义: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引证:少与崔浩为~。 ◎《北史·眭夸传》。
出处:《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例句:你是我的~,我当然要义不容辞地替你排解困难。
二、刎颈之交 [wěn jǐng zhī jiāo]
释义: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引证:他有个闺中谈禅的密友,却是个~的娇妻。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三回。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例句:懒惰与贪欲,为~。
以上就是关于志同道合的意思,志同道合一般指什么人的全部内容,以及志同道合的意思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查缺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