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起衣襟的意思,《诗经·周南·芣苢》原文

本文目录

《诗经·周南·芣苢》原文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下面为大家带来《国风·周南·芣苢》诗经译文及注释鉴赏,快来看看吧。

《国风·周南·芣苢》

先秦:佚名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国风·周南·芣苢》译文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采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国风·周南·芣苢》注释

采采:茂盛的样子。

芣苢(fúyǐ):植物名,即车前草,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

薄言:“薄”“言”发语词,无义。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有:取得,获得。

掇(duō):拾取,摘取。

捋(luō):从茎上成把地采取。

袺(jié):提起衣襟兜东西。

襭(xié):把衣襟扎在腰带上兜东西。

《国风·周南·芣苢》赏析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这是一曲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一说即车前草,一说为薏苡)时所唱的歌谣。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叠句,仅仅只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反复地表达劳动的过程,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也就表达出来,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这话虽说想像的成分多了些,体会还是很准确的。这种至为简单的文辞复沓的歌谣,确是合适于许多人在一起唱;一个人单独地唱,会觉得味道不对。袁枚曾经嘲笑地说:“三百篇如‘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之类,均非后人所当效法。今人附会圣经,极力赞叹。章斋戏仿云:‘点点蜡烛,薄言点之。剪剪蜡烛,薄言剪之。’闻者绝倒。”(《随园诗话》)说《诗经》不宜盲目效仿,当然不错,但他所取的例子,实为不伦不类。一群人在野外采芣苢,兴高采烈,采而又采,是自然的事情,诗歌可以把这欢快表达出来。而一个人在那里把蜡烛芯剪了又剪,还唱着“剪剪蜡烛,薄言剪之”,除了精神病,也没有别的解释了。这完全是文人制造出来的滑稽,并非《芣苢》不值得赞叹或绝对不可以效仿。

关于当时人们采芣苢的用处的问题,毛传说此草“宜怀任(妊)”即可以疗治不孕;又一种说法,是认为此草可以疗治麻风一类的恶疾。这两种说法在中医学上都没有根据。现在中医以此草入药,是认为它有清热明目和止咳的功能,草籽据说可治高血压。这还罢了,也可以勉强地说,《诗经》时代的人是相信车前草是可以治疗不孕或麻风的。但即便如此,这诗仍然有不可理解之处:不孕或者家里人生了麻风,都是极苦恼的事情,不可能有一大群人为此而兴高采烈地一边采车前一边唱着歌的道理。拿方玉润所推想的情景来看这样的解释,尤其觉得不对劲。

所以应该给《芣苢》以另一种更合理的解释。清代学者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所说的一句话:“野人亦煮啖之。”此“野人”是指乡野的穷人。可见到了清代,还有穷人以此为食物的。在朝鲜族(包括中国境内和朝鲜半岛上的),以车前草为食物是普遍的习俗。春天采了它的嫩叶,用开水烫过,煮成汤,味极鲜美。朝鲜族是受汉族古代习俗影响极大的民族,朝语至今保存了很多古汉语的读音。可以推想,中国古代民间也曾普遍以车前草为食物,只是到了后来,这种习俗渐渐衰退,只在郝懿行所说的“野人”中偶一见之,但在朝鲜族中,却仍旧很普遍。

以此释《芣苢》诗,就觉得容易理解了。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月戴荠花,桃李羞繁华。”荠菜花实在说不上好看,只因荠菜是江南人所喜爱的野菜,对于穷苦人更是天之恩惠,故人们连它的花儿也生了偏爱。车前草较荠菜更为平常易得,想必很多年前,它更受老百姓的喜爱。如方玉润之说,想必每到春天,就有成群的妇女,在那平原旷野之上,风和日丽之中,欢欢喜喜地采着它的嫩叶,一边唱着那“采采芣苢”的歌儿。那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生活虽是艰难的事情,却总有许多快乐在这艰难之中。

《国风·周南·芣苢》创作背景

这是周代人们采集芣苢时所唱的歌谣。《毛诗序》:“《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后人多不赞成毛序的说法。其他说法有所谓“伤夫有恶疾”说、“室家乐完聚”说、“喻求贤才”说、“祈子求福”说、“童儿斗草嬉戏”说、普通劳动歌谣说以及歌颂夏禹说等等。

掖起衣襟的意思,《诗经·周南·芣苢》原文图1

周南芣苢原文及注音

周南芣苢原文及翻译及注释具体如下:

周南芣苢原文具体为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翻译如下: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繁茂鲜艳的芣苡呀,我们赶紧圈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苡呀,一把一把捋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苡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掖起衣襟的意思,《诗经·周南·芣苢》原文图2

注释如下:

周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一篇。芣fú苢yǐ:又作“芣苡”,野生植物名,可食。毛传认为是车前草,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

这种说法与《山海经》、《逸周书·王会》以及《说文解字》相矛盾,但得到郭璞、王基等人的支持,宋代朱熹《诗集传》亦采此说。近现代学者如闻一多、宋湛庆、游修龄等则认为芣苢是薏苡,可以人工栽培,其果实去壳后即薏仁米。

掖起衣襟的意思,《诗经·周南·芣苢》原文图3

采采:茂盛的样子。旧解多作动词,但《诗经》没有以重叠词为动词的明确例证。薄言:发语词,无义。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有:藏。一说为“若”字之误;若,择取。

掇:拾取,伸长了手去采。捋:用手握物而脱取。袺:一手提着衣襟兜着。襭:兜入衣襟扎并将衣襟系在腰间带子上。室家乐完聚说、“喻求贤才”说、“祈子求福”说、“童儿斗草嬉戏”说、普通劳动歌谣说以及歌颂夏禹说等等。

赏析如下: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周南·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一释为“采而又采”,一释为“各种各样”。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

衣襟的意思是什么?

衣襟,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 详细释义 亦作“ 衣衿 ”。古代指交领或衣下掩裳际处。衣襟是衣服哪里后亦指上衣的前幅。

中国的传统服装,两边衣襟的穿法,自古以来都是左襟叠盖在右襟之上,而因为衣襟是朝右开,所以便称为“右衽”。

这种穿衣方式的起源,当然为了方便惯用右手的人伸手入怀中拿放随身物件。但既成正统之后,“右衽”便成为华夏文化“尊礼成服”的概念里一个基本象征“文明”的符号,可以用来识别“左衽”的蛮夷之邦。

掖起衣襟的意思,《诗经·周南·芣苢》原文图4

扩展资料:

古代指交领或衣下掩裳际处。后亦指上衣的前幅。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二:“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北史·酷吏传·田式》:“其所爱奴,尝诣 式 白事,有虫上其衣衿,挥袖拂去之, 式 以为慢己,立棒杀之。”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说完,她撩起衣襟狠狠的抹了把脸,提起小桶,就往外走。”

衣襟是什么意思

衣服当胸前的部分;衣领交接的部位。

掖起衣襟的意思,《诗经·周南·芣苢》原文图5

拼音:yī jīn

词语解释

衣服当胸前的部分

衣领交接的部位。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泪沾袍袖,衣襟尽溼。」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

例句

小帽歪,衣襟敞,提眉横目,慌里慌张。

最为滑稽的是,胸前的衣襟掉成了丝丝线线,活脱脱的一个乞丐。

以上就是关于掖起衣襟的意思,《诗经·周南·芣苢》原文的全部内容,以及衣襟的意思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查缺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3年09月28日 15:42
下一篇 2023年09月28日 16:11

相关推荐

  • 必要的意思,必要和必须的意思

    本文目录1.必要和必须的意思2.必要的意思3.必须和必要这两个词语意思意思一样吗4.有必要和有好处的区别必要和必须的意思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1.一定:~定。~然。~须(一定要)。~需(不可少的)。势~。未~。事~躬亲。2.决定,肯定:“深念远虑兮,胜乃可~”。3.固执:“毋意,毋~…

    2023-12-08
  • 偏旁的意思和什么有关,祖的偏旁叫什么与什么有关

    本文目录1.祖的偏旁叫什么与什么有关2.偏旁与词语意思的联系有哪些呢3.偏旁部首所表示的意义汇总4.用鸟和隹作偏旁一般和什么有关祖的偏旁叫什么与什么有关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部首是从应用功能的角度定义的。偏旁:偏旁,是指对合体字进行切分后得到的某个部分。以前称合体字的左方…

    2023-12-08
  • 坐卧不安的意思,坐卧不安是什么意思解释生肖

    本文目录1.坐卧不安是什么意思解释生肖2.坐卧不安是什么意思3.坐卧不安的意思4.坐卧不安是什么意思坐卧不安是什么意思解释生肖坐卧不安意思是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形容心烦意乱,十分担心忧虑的样子。出自《水浒全传》。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坐立不安」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坐立不安」指…

    2023-12-08
  • 不好意思的意思,不好意思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1.不好意思是什么意思2.不好意思到底是什么意思3.不好意思是什么意思4.不好意思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呀不好意思是什么意思不好意思啊的意思是:道歉的意思。需注意的是,对于熟人之间的正式道歉,千万不可使用不好意思,即便一定要使用,也需事先讲出对不起以表达道歉的诚意,否则单独使用…

    2023-12-08
  • 情况的意思,情况的意思情况的意思是什么

    本文目录1.情况的意思-情况造句2.情况的意思和造句3.情况和状况是一个意思4.情况的意思情况的意思-情况造句【情况的拼音】:qínɡkunɡ【情况的意思】:情形;事物的状态。。。【情况的近义词】:情形 状况【情况的反义词】:【情况的同义词】:【情况造句】:1、根据你的情况,我们…

    2023-12-08
  • 当仁不让的意思,当仁不让的意思

    本文目录1.当仁不让的意思2.当仁不让的意思3.当仁不让的意思是什么4.当仁不让的意思当仁不让的意思当仁不让,意思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拼音:dāng rén bù ràng。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2023-12-08
  • 家君的意思,家君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1.家君是什么意思2.家君是什么意思3.家君是什么意思4.君与家君中的家君是什么意思家君是什么意思尊称:“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你的父亲。谦称:“家君”,我的父亲。方正第五之一、与友期行(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023-12-08
  • 忙得不亦乐乎的意思,"忙亦乎乐亦乎忙得不亦乐乎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1."忙亦乎乐亦乎忙得不亦乐乎什么意思2.忙得不亦乐乎可以用吗3.忙得不亦乐乎的意思4.不亦乐乎 最简单的解释是什么"忙亦乎乐亦乎忙得不亦乐乎什么意思指的是生活忙碌又多彩。出自《论语》,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论语》二十篇,实为一…

    2023-12-08
  • 二的意思是什么,2的意思是什么网络用词

    本文目录1.2的意思是什么网络用词2.二是什么意思3.独一无二的意思是什么4.二是什么意思2的意思是什么网络用词Ⅱ是罗马数字,表示2。罗马数字是欧洲在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印度数字羡槐清)传入之前使用的一种数码,现在应用较少。它的产生晚于中国甲骨文中的数码,更晚于埃及人的十进制数字…

    2023-12-08
  • 爱的意思是什么,爱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1.爱是什么意思2.爱这个字太沉重了是什么意思3.爱是什么意思4.爱的含义是什么爱是什么意思爱是一种付出,爱是一种依赖,爱是一种寄托,爱是一种思念,爱是拥有,爱是想念,爱是责任,爱是无私付出,也是索取。爱这个字太沉重了是什么意思1、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例如:喜爱、爱慕、…

    2023-12-08